装饰材料的发展史-装饰材料的变化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的一种形式,分布极为广泛,就艺术成就而言,主要有两大系统:一是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主要以半坡——庙底沟彩陶最具代表性。二是分布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着重介绍这两个时期的彩陶的特征与历史。
一、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
仰韶文化形成于7000年前,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仰韶文化是以红陶、彩陶为特色的文化。仰韶文化的历程很长,大约存在于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左右,延续约2000年之久。在2000年的发展过程中,仰韶文化彩陶在造型、纹样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装饰美感。彩陶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欣赏品。彩陶的装饰是最能体现原始装饰设计成就的。
二、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包含了漫长的史前艺术,彩陶是这一历史长河中的经典阶段,奠定了艺术发展的形式基础。
建筑装饰材料包括哪些材料
墙贴壁艺贴(WALL STICKER)起源及发展历史
壁艺贴(WALL STICKER)是发源于法国的一种新兴装饰材料。琳琅满目的个性艺术品味图案,经印刷和机器冲压后,可以将图案自由拼搭于墙面和各种平滑表面。壁艺贴以其出色的装饰效果及便捷的装修方法,迅速走红于家装市场。
壁艺贴起源:
20世纪末,壁艺贴在西方国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装修方式,只要主人自己动手(D.I.Y.)即可达到专业装修效果。壁艺贴的使用,逐渐成为西方设计师经典装修作品的重要特征。这种新型产品可以用在任何清洁、平滑、坚硬的墙面或其他家居用品表面,装饰后不仅展示了主人的品味情趣,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鲜明表达。而各式各样的设计作品,可以让家居区,办公区,儿童卧房,儿童娱乐室等家居空间得到彻底改观,将更多的色彩和风格加入其中。在欧美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将其用在酒吧,饭店,宾馆,办公室以及各种商业店面装饰,成为传统墙纸及镂空壁艺有力竞争者。 国外知名品牌的壁艺贴材料均使用环保材料,耐热纸、PET、PC、或欧洲软性PVC等。艺术图案经印刷后,使用机器冲压分离,即成为我们在商场中所购买的壁艺贴。
壁艺贴的设计风格:
按照设计风格,壁艺贴分为两类:一种为主题类图案,可根据产品附带的示意图,拼凑成设计师推荐效果,即壁艺贴厂商产品目录中的效果图,一般只有唯一的排列方式;另一种为素材类图案,主要靠施工人员发挥创意搭配出抽象意境,虽然厂商产品目录中也有推荐效果,但千变万化的可能性排列,让这种壁艺贴成为西方人最喜欢的一种类型,即D.I.Y.壁艺贴。 材料特性:
1.特种耐热纸(PAPER WALL STICKERS):在特殊耐热的纸上直接印花压纹的壁艺贴。特点:亚光、环保、自然、舒适、亲切。因为非透明的特征对壁艺贴的设计限制,加上防水性能稍差,而逐步被透明胶面材料替代。 2. 纸底胶面壁艺贴(PAPER BACK PET/PC WALL STICKERS):底纸为白硅纸,表面为PET、PC等透明材质的壁艺贴,是使用越来越广泛的材料。传统品牌有法国的DOMESTIC,WALL PAL,PLAGE,WALL DESIGN以及与美国布鲁斯特合作的德国D-C-FIX等。 特点:亚光、环保、色彩鲜明、图案丰富、耐脏、耐擦洗。
胶黏剂:
REMOVABLE(可转移):壁艺贴贴于玻璃、瓷砖、木质或金属表面后,再次剥离时,没有胶水残留或者胶水未出现破损现象,而贴纸能进行再次有效粘贴。一般反复粘贴5次以上后粘性开始减弱。2009年11月,据巴黎BATIMAT展会新闻报道,法国的WALL PAL开发出可以大量反复粘贴的壁艺贴材料。
墙贴
---切割工艺的壁艺贴
墙贴与传统的壁艺贴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无需冲压模具,生产方式易普及,在电脑上输入图形即可使用雕刻机(CUTTER)进行切割,而不是传统壁艺贴使用的冲压机器。国内的墙贴品牌一般采用户外不干胶材料制作。得利于在淘宝、易趣等网络销售平台的迅速流行,“墙贴”也成为国内对壁艺贴使用最广泛的指称。这种在冲压型壁艺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壁艺产品,因为进入门槛较低,自2007年至今,国内涌现出大量墙贴品牌。其中爱贴墙贴、快乐贴墙贴、凡菲墙贴、唯美墙贴、壁涂鸥墙贴、花之缘墙贴、空间艺术墙贴、俊辉墙贴、多贝特墙贴、美庭墙贴、瓦伦特墙贴、80后墙贴等,都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墙贴起源:
VINYL型壁艺贴的出现
2007年,在巴黎北郊维勒蓬特展览园,MAISON&OBJET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上,VINYL WALL STICKER(VINYL型壁艺贴)首次与世人见面,毫无限制的切割工艺,让人们可以自由D.I.Y.自己的创意和装饰构想,让墙面从此变得更加鲜活。数年间,在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涌现出众多采用切割工艺的VINYL型壁艺贴供应商,WALLS NEED LOVE、WALL PAL、VINYL ATTRACTION、RIGHT ON THE WALLS、WALL STICKER OUTLET、DALI DECALS、VINYL WALL DESIGN、MORDEN WALL GRAPHICS、WALL STICKER SHOP、ETSY、COOL ART VINYL、SPIN COLLECTIVE等等,数不胜数。这些西方VINYL型壁艺贴一般使用室内乙烯基(VINYL)材料,是一种目前主要产于欧洲的PVC胶质装饰材料,为软性质地的室内用PVC,多经过“CERTIFICAT EPD”环保认证。加工过程一般采用高精度专业切割机。这种切割机是美国SUMMA等生产厂商的少量订制产品,可雕刻出高精度艺术曲线,造价为电脑刻字机的百倍以上。
中国墙贴的发展
墙贴,2007年MAISON&OBJET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后流行起来的新词汇,即汉语对英语中WALL STICKER的直译。可以说,国产墙贴即中国化的VINYL型壁艺贴。墙贴开始在淘宝、易趣等网络销售平台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主流墙艺类型。与西方VINYL壁艺贴不同的是,国产墙贴采用极具成本优势的户外不干胶材料,用电脑刻字机进行图形切割。因为国产墙贴价格低廉的优势,截止目前,只有少数西方VINYL壁艺贴厂商进入中国,MADE IN CHINA已经占领了80%以上的中国墙贴市场。品牌象空间艺术等
墙贴的设计风格:
同传统壁艺贴相比,由于采用单品切割工艺,抛弃了必须大量生产的冲压模具,墙贴设计风格更加多元化。墙贴可按每个人喜欢的图案进行加工,有个性鲜明的D.I.Y.特征.
材料特性:
国产墙贴主要使用的不干胶材料是户外广告刻字纸(即时贴、万能贴),品牌有丽斯得牌、333牌、柏拉图牌、威诗柏牌、BK牌等。虽然均为户外材料,但装饰于室内后,对成人的危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目前,只有少数西方VINYL壁艺贴厂家独立开发墙贴专用的环保材料,一般底纸上会有墙贴品牌的商标标记。但造价较高,一般是国产墙贴材料的3-5倍。
胶黏剂:
IMMOVABLE(不可转移),国产墙贴所使用的不干胶材料并非专为生产墙贴定制,所以常规的不干胶墙贴是不可移的。VINYL壁艺贴虽然采用环保胶水,但为了粘贴后的牢固性,使用的依然是不可移型胶水。
建筑材料的发展历史?
建筑装饰材料是指主体结构工程完成之后进行装饰和美化建筑物为主要目的又常兼有某些使用和保护功能的材料。发展历史久远,从山顶洞人的原始壁画到古代的神庙、宫殿、墓穴、洞窟的彩绘、画像砖、石刻、藻井图案、雕塑、漏窗、帛画、琉璃等,除了其精神因素是为了烘托出至高无上的神权、君权之外,在建筑上极大部分只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对建筑结构本身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现代建筑装饰材料,
几乎可用所有金属、非金属以及高分子材料所制造的制品。其品种在中国已达3000余种,包括金属制品(被覆材、型材等)、石材、人造石材、石膏制品、陶瓷、玻璃、水泥制品、涂料、壁纸、墙布、地面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纤维织物等。其发展,标志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技术进入到一个新的水平。建筑装饰材料常见的可以根据工种来进行定义和划分:即泥、木、水电、油漆四大类! 其中泥即泥工工种包含水泥、砂子、瓷砖、石材等一切有泥工师傅来完成所需的装饰材料;木即木工,包含木方、板材(木板或地板等)以及配套五金、粘合剂等;水电包含管、线路、开关插座、五金阀门、胶布等配套材料;而油漆包含各种腻子、水性和油性底、面涂料、稀料和相关配套工具(其中包含滚涂、毛刷等)。
地板砖的发展历史?
建筑材料在建筑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材料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人类最早穴居巢处,几乎没有建筑材料的概念,后进入到石器铁器时代,开始掘土凿石为洞,伐木搭竹为棚,利用最原始的材料建造最简陋的房屋。后来,用黏土烧制砖瓦,用岩石制石灰,石膏,建筑材料从天然进入了人工阶段,为建造教大的房屋创造了条件。
扩展资料建筑材料可分为 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 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 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上一世纪的50年代,中国学习前苏联在原?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建材学院等高等学校开设了类似以混凝土材料为主的专业,1977年恢复高考后除清华大学外其他高校仍继续招生。
随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对土木建筑材料专门人才的需求,全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始招收类似专业的学生,相比于其他专业,相对于如此广阔的土木工程建设,此专业毕业的学生是供不应求。
参考资料:
瓷砖的发展史 历史背景 瓷砖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当时,埃及人已开始用瓷砖来装饰各种类型的房屋。人们将粘土砖在阳光下晒干或者通过烘焙的方法将其烘干,然后用从铜中提取出的蓝釉进行上色。 公元前4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发现了瓷砖,这种瓷砖以蓝色和白色的条纹达到装饰的目的,后来出现了更多种的式样和颜色。 古代砖窑遗址 中国是陶瓷艺术的中心,早在商殷时期(公元前1523-1028 年),中国就生产出一种精美的白炻器,它使用了中国早期的釉料进行粉饰。 数个世纪以来,瓷砖的装饰效果随着瓷砖生产方法的改进而提高。例如,在伊斯兰时期,所有瓷砖的装饰方法在波斯达到 了顶峰。随后,瓷砖的运用逐渐盛行全世界,在许多国家和城市,瓷砖的生产和装饰达到了顶点。在瓷砖的历史进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马赛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砖、安特卫普的釉面砖、荷兰瓷砖插图的发展以及德国的瓷砖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古代,瓷砖都是手工制作,也就是说,每一块瓷砖都是手工成型,手工着色,因此每一块瓷砖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瓷砖几乎被用到建筑的方方面面,譬如:墙壁、地面、天花板、壁炉、壁画以及建筑的外墙等。 如今,全世界范围内,瓷砖不再是手工制作,手工着色,而是运用自动化的生产技术,人的手只是用来把瓷砖安装好。与过去一样,室内室外都使用瓷砖进行装饰,譬如:地面、墙面、台面、壁炉、喷泉以及外墙等等。 一.中国瓷砖发展史简述 虽然早在六千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中国大地上就有半坡人在制作陶器,可是几千年来中国陶瓷一直主要局限于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领域,少量的建陶产品也是指用手工或半手工的形式生产的陶砖陶瓦。瓷砖做为现代建筑陶瓷的一种,欧洲才是其发源地。 1914年吴佑卿在温州创办青山瓷窑,开创了中国近代的建陶生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泰山砖瓦、德胜窑业、西山窑业等企业相继成立。其中温州民族资本家吴百亨聘请技师于1939年在温州市郊西山建成了西山瓷器厂,于1943年成功地生产出我国第一块釉面砖,从而揭开了我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序幕。由于当时设备及技术工艺上的落后,所以发展至1949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仅为2310平方米。此后西山面砖厂、景德镇陶瓷厂、沈阳陶瓷厂、唐山建陶厂等大企业建立, 1960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达到了211万平方米,至1980年全国年产量达到了1261万平方米。 1983年,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掀起了中国建陶业第一轮发展高潮,从此中国建筑陶瓷行业驶进了飞速发展的轨道。1989年至1990年,中国瓷砖的产品线由白瓷片、彩釉砖扩大到耐磨砖、抛光砖及彩釉马赛克等品类,从而使瓷砖的花色品种更加丰富;1992年至1993年,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迅速提高了中国建陶的生产能力。1993年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从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大国。1998年至1999年,许多原乡镇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使企业活力进一步得到增强,从此中国瓷砖的生产更加突飞猛进。预计2006年,中国建筑陶瓷年产量将达到50亿平方米,超过世界总产量的50%,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二.中国瓷砖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的瓷砖文化是伴随着中国瓷砖生产技术与产品的更新换代而诞生与发展的。中国瓷砖起步很晚,瓷砖文化也产生得晚。 1996年之前,瓷砖的生产是没有多少文化概念的。早期的瓷砖产品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很少有人去注重文化方面的东西,更没有品牌文化与产品文化的区分。有些瓷砖虽然在表面印上一些朴素的花纹,也只是为了增强产品的美感,避免产品的过于单调。1996年,斯托肯公司开发出三维克隆石,模仿花岗岩的纹路与肌理,是比较早的一款有意仿石的产品;不久鹰牌陶瓷也推出仿花岗岩的大颗粒抛光砖产品;1998年,东鹏金花米黄问世,是第一款仿制大理石的瓷砖产品; 在仿古砖生产方面, 1996年马可波罗对彩釉砖中一些具有古典味道的产品进行深入挖掘,推出哑光复古砖,成为国内最早生产仿古砖的企业。并且马可波罗借助文化营销手段的大力推广,揭开了仿古砖大批量生产及普及应用的序幕。仿古砖从此成为与抛光砖、釉面内墙砖(瓷片)并列的建筑陶瓷三大类别之一。 伴随着瓷砖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品类的不断增加和产品花色的不断更新,瓷砖文化也应运而生,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应该说最注重品牌文化建设的企业是东鹏陶瓷和马可波罗,两者的作为都在中国瓷砖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前者着力推进品牌文化的规范化,在陶瓷行业内率先导入CI,成就企业和品牌整体形象的提升;后者引领了仿古砖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并且最近积极推动建设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使中国的建筑陶瓷产业有了历史上的鲜明印记。 三.中国瓷砖文化的具体状况 (1)瓷砖的品牌文化 瓷砖的品牌文化分类有多种。如从是否具有原创性上可分为原创性的品牌文化和非原创性的品牌文化;从品牌的价值取向上可分为强调品质的品牌文化、强调生活情调的品牌文化、强调自然性生态性的品牌文化等等;从文化体系上的分类是最简便的一种分类方式。 瓷砖的品牌文化从文化体系上分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西方文化类,这类比较多。如马可波罗、蒙地卡罗、萨米特、格莱斯、路易摩登、罗马利奥等;二类是东方文化,比较少,如冠珠、圣陶坊、大唐合盛等;第三类是其它类,不严格界定瓷砖文化的风格。如鹰牌、金朝阳、惠万家等。 (2)造成目前品牌文化欧化定位盛行的原因主要有: 1.是对品牌国际化的要求。就如同联想集团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促进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把联想在国际上的商标由“legend”改为 “lenovo”。 2.是中国瓷砖设计开发水平还比较落后。中国瓷砖生产是从引进国外生产设备、生产线肇始,十几年来虽然生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是对产品开发设计方面不够重视,全国几千家瓷砖生产企业中,大多数企业以模仿跟风为主,真正具有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廖廖无几,有完备的产品研发中心的企业就更少之又少。尤其是相对于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陶瓷生产强国更是落后不止一个档次。 3.是欧洲设计理念与产品文化的成熟。欧洲作为现代建陶的发源地,不仅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方面领先中国,在产品设计与品牌运作等方面也是非常成熟。欧洲的建陶产品设计注重个性化,主张以具深刻洞察力的消费者分析与调研作为产品生产与研发设计的出发点,以个性化的产品引导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使产品的设计一直走在消费者需求的前端。总之欧洲建陶发展是整体上领先中国的。 4.是受部分消费者崇洋媚外思想的影响。有些企业为了迎合一部分消费者崇洋媚外思想的要求,将品牌文化风格定位为欧洲风格。 四.什么是瓷砖文化 瓷砖文化就是在注重瓷砖作为装饰装修材料这一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对其赋予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功能,从而强化其视觉上的美感效果和审美价值,达到与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的目的。 简略来讲,瓷砖文化就是把瓷砖从物质产品提升为文化产品,在瓷砖实用的价值上再附加上文化的价值,从而提高瓷砖产品的含发 五.瓷砖文化的作用 1、有利于品牌的发展。瓷砖文化是瓷砖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瓷砖文化的思考与挖掘,可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户 2、有利于区分产品。如果没有瓷砖文化,区分产品的方法只能从产品外观上来区分,如产品纹理,色彩以及是否哑光等。这种基于产品本质的区分方式不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记忆点。而瓷砖文化可以给消费者以想象的空间,更容易增强对产品外观的理解与记忆,并在对产品的审美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因素。 3、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同质化较严重的瓷砖行业,同样一个产品,其所附着的文化的不同会带给受众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样一款渗花砖,叫巴洛克和叫渗花砖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其附加值也是不同的。所以有人说,卖瓷砖其实就是卖文化。 4、瓷砖文化可以丰富产品的外观表现,给产品以研发上的思路。瓷砖文化可以引产品设计理念的创新,从而设计出更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 六、瓷砖的产品文化 产品文化作为瓷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承载着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在产品层面上的延伸,另一面又承载着消费群体对产品特色、品牌文化及企业文化的认知。因此对产品文化的重视过程也是企业及品牌对消费理念进行认识和完善的过程。 中国瓷砖的产品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纯模仿到个性化、艺术化的发展过程。 (一)模仿阶段的产品文化 1、仿石的产品文化 中国现代建筑陶瓷生产是从釉面砖开始的,后来抛光砖崛起,逐渐成为建陶产品门类中最重要的一类。在中国建陶生产起步阶段,产品是供不应求的,那时并没人注重产品文化,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建陶企业大上生产线,建陶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建陶产品逐渐供大于求,供求矛盾开始显现,企业才开始注重营销,通过对产品卖点的挖掘确立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最初的产品卖点是仿石。因为瓷砖的应用范围,多是在夺取原来石材制品的消费市场,因此选取比石材材质更好,又具有石材应用效果作为瓷砖产品的卖点以打开市场占领市场。一时间,以石命名的瓷砖产品多如牛毛。如金花米黄、天山石、金殿石、雪玉石等。 虽然最初仿石理念的提出是为了争夺石材的市场,可是后来仿石理念得到了有效延伸与衍化,因为瓷砖逼真的仿石材效果让家居中有了接近自然的装饰效果,从而从基于产品本质的“对石材的替代品”过渡到了文化的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满足”。 因为仿石理念的出现,在抛光砖和瓷片方面都以更接近石材纹理为荣。也因此从产品设计还是产品命名都脱不开仿石的思路。仿石的提法延续了近十年之久,并一直成为瓷砖产品文化的主流。直到最近几年,仿石文化才渐被其它文化代替。 2、仿古的产品文化 仿古的瓷砖产品以仿古砖为主,仿古砖注重图案与装饰设计,注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其装饰风格的不同。因此仿古砖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及个人风格的产品。近来又兴起了仿古瓷片,把仿古的产品理念又拓宽了。 3、仿其它物质的产品文化 二十世纪末期,有些观念比较领先的瓷砖生产企业开始突破仿石的概念,于是仿毛仿皮仿木仿丝绸仿金属等等的一系列瓷砖产品开始出现。最初是瓷片通过丝网印花的形式达到非石纹效果,紧跟其后的是仿古砖。由于仿古砖哑光的特点,更容易达到毛、皮、木及丝绸等物质沉静自然的肌理效果,所以仿古砖真正把这种仿制形式发挥到了极致。 (二)、艺术化的产品文化 由于釉面砖主要应用在个人化比较强的厨卫空间,受个人化风格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相比抛光砖等其它建陶产品而言,釉面砖最早注重产品的艺术性体现,以满足空间设计的个性化需求。釉面砖通过各种工艺实现花色的变化,釉面砖花片与腰线成为展现釉面砖艺术性的最主要载体。 艺术拼花的出现使瓷砖又多了很多欣赏价值。只是最初艺术拼花要通过机械切割,比较费时费力,加工效果也比较粗糙。后来水刀切割的运用,使艺术拼花的切割达到了自然流畅的效果,艺术拼花呈现出斑斓多姿的风格。 由唯美陶瓷发起创建的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展出一批在抛光砖上进行艺术加工的产品。通过雕刻、切割等方法在抛光砖上加工出书法、绘画等作品,真正的把瓷砖变成了艺术品。 七.中国瓷砖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 品牌文化方面 1、以中国文化作为品牌文化的品牌会更多,对文化层次的挖掘也会更深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文化也会渐渐成为受国外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喜欢沉郁内敛的中国文化以及具有浓厚装饰性与艺术性的中国艺术品。因此如何有效挖掘中国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并加以创新利用,成为为现代时尚人士所接受的东西,是最迫切和最现实的问题。 2、对中西方文化兼容的品牌也会更多,更容易适应国际化的趋势要求。未来将会有很多企业淡化自己的品牌文化风格趋向,而是以一种包容的心态使自己的产品及品牌更具有宽泛性,从而根据全球化趋势的要求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产品文化的风格调性。 3、品牌文化会与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结合得更为紧密,三者的统一性将会加强。未来的品牌文化建设将会突破目前过于概念化的局限,真正与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相结合,从而使企业、品牌、产品三要素相互支持相互扶助,更加协调地发展。 4、品牌文化将跨越目前这种仅仅围绕企业、产品等要素的局限,会更加紧密地与社会文化链接、交融,从而更加开拓品牌的发展视野。 (二)、产品文化方面 1、模仿的介质方面会更宽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介质出现在瓷砖模仿的视野中,从而给人们以新的视觉冲击。 2、技术工艺上会更精湛,视觉效果会更佳。技术工艺上的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将会支持产品设计方面的不断提升,从而使产品设计花色上更丰富,创意上更独特、个性,整体效果更完美。 3、对其它艺术门类的模仿、借鉴与融合会更丰富,瓷砖的装饰性、艺术性会更加突出。随着消费者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瓷砖的应用功能将会逐步弱化,瓷砖的装饰性、艺术性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因着这种需求,瓷砖生产企业也会越来越重视瓷砖新品设计上的研发,瓷砖的产品设计必定会借鉴更多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从而使瓷砖产品以更具表现力和个性化的风格成为空间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分类标准 国家分类标准: 瓷质砖 吸水率 小于等于0.5% 炻瓷质 吸水率 大于0.5%小于等于3% 楼兰仿古砖--楼兰古韵 细炻质 吸水率 大于3%小于等于6% 炻质砖 吸水率 大于6%小于等于10% 陶质砖 吸水率 大于10% 吸水率表达: 陶质砖>10%≥炻质砖>6%≥细炻质>3%≥炻瓷质>0.5≥瓷质砖 依用途分: 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工业砖等 依成型分: 与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 依烧成分: 氧化性瓷砖、还原性瓷砖 依施釉分: 有釉砖、无釉砖 依吸水率分: 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依品种分: 釉面砖 、通体砖(同质砖)、抛光砖、玻化砖、瓷质釉面砖(仿古砖) 依生产工艺分: 印花砖、抛光砖、斑点砖、水晶砖、无釉砖。 随着现代瓷砖工艺技术不断壮大发展,还衍生出多种创意瓷砖来迎合人们不断更新的家居装修理念。如:喷墨印花砖、木纹砖等。 九.瓷砖特性 尺 寸:产品大小片尺寸齐一,可节省施工时间,而且整齐美观。 吸水率:吸水率越低,玻化程度越好,产品理化性能越好,越不易因气候变化热胀冷缩而产生龟裂或剥落。 平整性:平整性佳的瓷砖,表面不弯曲、不翘角、容易施工、施工後地面平坦。 楼兰全抛釉瓷砖-黄金甲 [2] 强 度:抗折强度高,耐磨性佳且抗重压,不易磨损,历久弥新,适合公共场所使用。 色 差:将瓷砖平 於地板上,拼排成一平方公尺,离叁公尺观看是否有颜色深浅不同或无法衔接,造成美观上的障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