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产品展示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代码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代码

不一定属于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是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与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括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和教育和科研设计用地。

一、公共设施用地什么意思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简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而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并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其中,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等八类设施。

根据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居住小区及小区级别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归属为居住用地R),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一类为居住区及其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归属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

二、公共设施用地分类标准

最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分类标准和旧的用地分类标准对比分析如下: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指行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其核心内涵在于必须控制以保障满足民生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分为 9 个种类:

1、“行政办公用地”将原国标“行政办公用地”缩小范围,仅包括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群众自治组织等非营利性设施用地,市场经济体制下转轨为商务办公的设施用地则归入本标准分类的“商务设施用地”中。

2、“文化设施用地”将原国标“文化娱乐用地”缩小范围,仅包括图书、展览等公益性文化活动设施用地。原标准“新闻出版用地”、“文化艺术团体用地”、“广播电视用地”的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除了事业单位的办公设施用地以外,纳入本方案“艺术传媒产业用地”,原标准“广播电视用地”的转播台、差转台等用地纳入本方案“广播电视设施用地”。

3、“教育科研用地”指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学、小学、科研事业单位等用地,包括为学校配建的独立地段的学生生活用地。在保留原有“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特殊学校”小类的基础上,将原“成人与业余学校”按照公共性和商业性的划分,分列入“高等院校用地”以及“其他服务设施用地”,并新增“中小学用地”小类。

4、“体育用地”指基本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小类与原国标一致。但是,高尔夫球场、赛马场、溜冰场、跳伞场、摩托车场、射击场以及水上运动的陆域部分等用地划入“康体用地”。

5、“医疗卫生用地”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原“休疗养用地”纳入本方案的“旅馆用地”.其分为四个小类,将原“医院用地”按照对环境的要求拆分为“医院用地”和“特殊医疗用地”,将原“卫生防疫用地”中的急救中心和血库纳入“其他医疗卫生用地”,而新的“卫生防疫用地”中增加了新的动物检疫站等内涵。

6、“社会福利设施用地”指为社会提供福利和慈善服务的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用地,包括福利院、养老院、孤儿院等用地。原国标分类中社会福利院等归入“其他公共设施用地”,为了体现政府对社会福利的保障职能,本标准将其单列为中类。

7、“文物古迹用地”延续原标准中的定义,同时参考了《文物保护法》中的相关定义,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没有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遗址、墓葬等用地。

8、“外事用地”原在特殊用地中,考虑到其对城市公共设施以及公用设施的需求,因此将其纳入“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指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及其生活设施等用地。

9、“宗教设施用地”指宗教活动场所用地。

三、公共用地征地手续办理程序

1、拟定征用土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由拟征用土地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定。其中征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区内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的土地,由县、市人民政府根据土地利用计划和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情况拟定,城市建设用地区外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按建设项目实施征地的,由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单位或建设主管部门的建设用地申请拟定。征用土地方案,包括征用土地的目的及用途,征用土地的范围、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的种类及数量,征用土地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劳动力安置途径,原土地的所有权人及使用权人情况等。

 2、审查报批。征用土地方案拟定后,由县、市人民政府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的批准权限,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征用农用地,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属的,批准农用地转用时批准征用土地,农用地转用和征用批准权属于省级人民政府的,省级人民政府同时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土地;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属于省级人民政府,而征用土地审批权属于的,先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后报批准征用土地。

3、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征用土地依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当地予以公告。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4、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对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及地上附着物等进行进一步核实,制定征地补偿、人员安置及地上附着物拆迁等具体的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第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公用设施用地可以抵押吗

城市规划中坟地属于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类别代号U)中的殡葬设施用地(类别代号U6)。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包括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其中殡葬设施用地(U6)包括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存放处和墓地等设施用地。

墓地使用期限与其土地性质和使用年限有关,一般为50年或70年。据介绍,墓地使用期限与其占用的土地使用年限一致,只要按期交纳护墓费用,即可继续使用墓地。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如果土地使用年限延长,其土地上的墓地使用年限应自动延长。

扩展资料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的分类

1、供应设施用地(U1)

供水、供电、供燃气和供热等设施用地。

2、交通设施用地(U2)

公共交通和货运交通等设施用地。

3、邮电设施用地(U3)

邮政、电信和电话等设施用地

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4)

雨水、污水泵站、排渍站、处理厂、地面专用排水管廊等用地,粪便、垃圾的收集、转运、堆放、处理等设施用地。

5、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U5)

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市政工程、绿化和地下构筑物等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等用地

6、殡葬设施用地(U6)

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存放处和墓地等设施用地。

7、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7)

除以上之外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如消防、防洪等设施用地。

新沂市政府-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百度百科-墓地

市政公用设施有哪些

一、公用设施用地可以抵押吗

不可以抵押。

公共设施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不属于个人,所以是不可以进行抵押的。

其中,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等八类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国家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制度,但地下资源、埋藏物和市政公用设施除外。前款所称城镇国有土地是指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属于全民所有的土地。

二、房产抵押需要满足条件有哪些

(一)用于抵押的房产与贷款经办机构必须位于同一城市,个人抵押购房贷款不接受异地抵押物;

(二)不接受评估现值在10万元(含)以下的房产作为抵押物;

(三)已办妥产权证明,产权清晰,可上市流通并能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没有产权争议等不利变现的情况;

(四)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房产结构完好,水、电、环保交通、城建、物业管理等各项配套设施和服务齐全,不存在纠纷和问题,不在政府规划的拆迁范围内;

(五)抵押物为商品房的,房龄一般不超过20年,且贷款/授信期限+房龄,原则上不得超过40年;抵押物为商业用房的,房龄一般不得超过20年,且贷款/授信期限+房龄,原则上不得超过30年;

(六)原则上不接受闲置超过6个月的商业用房作为抵押物。

三、房产抵押要怎么办理

办理房屋抵押,申请人和银行都要做好相关的准备,一般来说双方要办理以下手续:

(一)申请人首先确认房屋未办理过抵押登记。

(二)申请人向银行相关登记部门提出房屋抵押贷款的申请。

(三)申请人向提交银行所需资料。

(四)银行审查资料,合格后指派评估公司对房屋进行评估,确定贷款的额度。

(五)银行对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核对原件。

留复印件(身份证3份,其他1份),单身证明(未婚或离婚)需要留原件,房证、土地证有的留原件有的不留,并准备复印件1份,工资证明留原件。

(六)银行审批通过后与申请人签署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登记(期房需要办理预抵押),银行领到他项权利证书后放款给借款人,核对原件留复印件1份。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公用设施用地可以抵押吗”等相关法律知识。通过上文介绍,相信大家也了解到公用设施用地是不可以用于抵押的,法律不允许将建筑物与建设用地分离开来,进行单独抵押。

市政公用设施有哪些

1、城市里的污水排放系统,下水道疏通、清淤系统等。

2、城市里的主要道路养护管理系统。

3、城市里的桥梁、涵洞以及隧道的养护管理系统。

4、城市里的市政设施抢险维修系统。

5、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大型广场,路边的路灯路牌,以及路标的管理。

6、城市的地下通道、防空洞等设施的管理。

7、城市郊区的公共设施管理等。

8、其它没有明确罗列出的其他市政设施的管理等。

公用设施用地是什么?

公共设施用地通常也叫做公建用地,是根据居住的人口多少相配套的,为居民所服务和使用的各种设施的用地,常见的有小区的绿地,还有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用地的土地是公用的,是按照划拨的方式来取得的,不能做抵押

公共设施用地,通常可以用于各种医疗保健、教育、电视台、社会团体、文化体育以及娱乐等公共用地建设。通常来说公共设施用地的使用年限是5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可以申请续期。

公用设施用地能否办理抵押权登记?

正常情况下,公用设施用地是不能够进行抵押登记的。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跟居住人口相统一,该用地属于公共所有,不归任何私人,因此绝对不可以进行抵押登记,这里的公共设施主要涉及教育商业等相关内容,并且我国相关法律也明确规定,进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制度,不过地下资源等相关公用设施不包含在其中。这里所说的城镇国有土地主要指的是市、工矿区等等。所以,公共设施用地不可以违反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抵押。

点击查看:市政公用设施有哪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