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效果展示

女儿墙构造柱间距多少-女儿墙构造柱间距

女儿墙构造柱间距多少-女儿墙构造柱间距

构造柱没有最小间距的限制,一个挨一个,规范都不说你错。

构造柱最大间距:框架结构 填充墙、隔墙的构造柱最大间距不得超过4M。

砌体结构 按该地区设防烈度及房屋层数不同而异。一般砌体转角、纵横墙节

点、梯间四角设置,女儿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大于3.6M。

规范里规定的构造柱的设置是间隔多少距离一个 如果设计图纸没有详细规定的话

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等。此外,房屋的层数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也不一致。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 240mm×180mm,竖向钢筋多用4 12 φ ,箍筋间距不大于 250 mm, 随烈度和层数的增加建筑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和钢筋等级。

扩展资料

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百度百科-构造柱

女儿墙开间是什么意思,一般情况女儿墙构造柱几米一个?在哪个图集上有相关要求

规范里规定的构造柱的设置在砌体规范6.3.4条,对框架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有很明确的规定。

(一)脱开方式:

1.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20墙厚且不大于4m。

2.柱宽度不小于100mm。

(二)非脱开方式:

填充墙或墙长超过5m或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直接理解,此时构造柱间距2.5m;间接推断,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5m或两倍层高,按较严控制)。

女儿墙构造柱的设置要求,间距,哪个规范可以找到依据

一般都做的间距3m

女儿墙是屋面四周的安全维护构件,没有开间一说的。

你说得开间应该是屋面以下的室内开间,截图那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下层的纵横墙交界处在屋面的女儿墙要做构造柱。

墙体多长必须设置构造柱

1、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范JGJ 5-80

砌块建筑局部尺寸(米)

无锚固女儿墙最大高度 0.50 出入口上女儿墙应有锚固

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

非结构构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当不符合时位于出入口或临街处应加固或采取相应措施:

无拉结女儿墙和门脸等装饰物,当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2.5且厚度为240mm时,其突出屋面的高度,对整体性不良或非刚性结构的房屋不应大于0.5m;对刚性结构房屋的封闭女儿墙不宜大于0.9m。

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或固定防水卷材用。

有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

如今女儿墙已成为建筑的专用术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儿墙的浪漫和诗情画意也不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了,只是国家建筑规范中的90厘米高的砖混结构式的一堵矮墙而已。它回归了建筑的本原,在建筑物上起着它应起的作用。

扩展资料

女儿墙开裂主要是温度变形所致。女儿墙上的压顶圈梁一般在纵向的配筋只有较低,不能起到控制开裂的作用。因此在压顶收缩的驱使下,女儿墙上部砌体开裂有加剧的趋势。

楼盖板和圈梁受保温隔热层的保护,年温差变化不大,胀缩变形相对很小,可近似视为固定底盘,对女儿墙的变形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该种制约随女儿墙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女儿墙顶部的裂缝按某种方式分布,缝宽随其间距大小而变化。间距3~6m 时常见裂缝宽度有超过1mm的。如该裂隙中间为细小粉尘、泥浆或其他水溶物质所充填,则该缝隙将永远无法愈合。

在夏季最热时,女儿墙砖砌体的膨胀与其干缩相抵消,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膨胀变形。而其上的压顶混凝土则不然,经太阳直射,其表面温度可达45℃,在压顶长度膨胀下,这种应变可能将粘结的砖层推动,发生剪切变形而与底层分离,所产生的纵向位移以两端为最大。

百度百科-女儿墙

1、底部或中间楼层填充墙,墙长超过5米处或者2倍层高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应小于5米。

2、屋顶女儿墙,墙长超过3.9米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不应小于3.9米。

填充墙属于砌体,《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填充墙均有相关规定。

扩展资料

建筑物中构造柱的设置应按照如下要求:

1、底部或中间楼层的内外墙交接出、楼梯间角无框架柱处、孤墙跺处、门窗洞口大于2000mm的两侧、入户门两侧、悬挑梁端部需设置构造柱。

2、屋顶女儿墙在框架柱的柱顶位置、女儿墙转角处、主次梁交叉处、悬挑梁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