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防雷门窗接地焊接从多少层开始-三类防雷
第一级避雷针(线),防止直击雷毁坏建筑物;第二级防雷器,防止感应雷破坏电气设备;第三级设备防雷,防止雷电感应干扰电子设备。第一、二级防雷,大家都熟悉;而第三级防雷,鲜为人知。
第三级设备防雷,用抗电磁 防止雷电感应干扰,是新的技术领域,叫“电磁兼容”。可以采用“抗电磁”。它自身能吸收电磁干扰并转化成热量消耗掉,能独立消除几千伏工业干扰,使智能产品抗扰度达到国际标准最高等级,而且无需接地,从而能彻底拒绝雷电感应干扰。
防雷的三级保护一般是总配电安装第一级避雷器,选择相对通流容量大的SPD(80KA~160KA视情况而定),然后在下属的区域配电箱处安装第二级避雷器(10KA~40KA),最后在设备前端安装第三级信号避雷器。
安装SPD(避雷器)要求安装处就近有接地扁铁,以便于雷电波通过避雷器时能够迅速泄放。需要接地电阻达到1欧姆以下才行,有些地区有特别规定的可以放宽到4欧姆以下因为一般采用限压型SPD,所以他们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
扩展资料
防雷原理
防雷,是指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的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防雷
建筑物防雷分类有哪些
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和需求,防雷标准也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三类:低压防雷标准、中压防雷标准和高压防雷标准。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类防雷标准的要求和操作步骤。
一、低压防雷标准
低压防雷标准主要适用于住宅、商业建筑、办公室等场所。其主要要求是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避雷针,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同时建筑物内部还需设置过电压保护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应该高于建筑物周围的其他物体。
2.接地电阻的测量,可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确保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在建筑物内部设置过电压保护器,可选用熔断器、保险丝等设备。
二、中压防雷标准
中压防雷标准主要适用于工厂、车间、机房等场所。其主要要求是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避雷针,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Ω,同时建筑物内部还需设置过电压保护器和防雷装置。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应该高于建筑物周围的其他物体。
2.接地电阻的测量,可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确保接地电阻不大于2Ω。
3.在建筑物内部设置过电压保护器和防雷装置,可选用避雷器、防雷电缆等设备。
三、高压防雷标准
高压防雷标准主要适用于变电站、电力设施等场所。其主要要求是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避雷针,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同时建筑物内部还需设置过电压保护器、防雷装置和防雷接地网。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应该高于建筑物周围的其他物体。
2.接地电阻的测量,可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确保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3.在建筑物内部设置过电压保护器、防雷装置和防雷接地网,可选用避雷器、防雷电缆、接地网等设备。
一级防雷,二级防雷,三级防雷什么意思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分类为三类,具体如下:
一类:
1.凡是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轰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的;
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的。
二类: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制造、使用和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三类: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或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其他具体可参考《建筑物防雷技术规范》(GB50057-2010)的相关要求
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建筑物的防雷分为三级。
一级防雷建筑物:
1、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等。
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3、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二级防雷建筑物:
1、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如部、省级办公楼;省级会堂、博展、体育、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以及大型商店、影剧院等。
2、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3、十九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4、省级及以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三级防雷建筑物:
1、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时,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2、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
3、高度为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雷电活动较弱地区(年平均雷暴日部超过15)其高度可为20m以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